房地產投資分析: 《物權法》對房地產將有6大影響
發布日期:2016/6/6 瀏覽次數: 1140次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其中贊成2799票,反對52票,棄權37票。
我們認為,就該項法律而言,長期來看,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六個方面的影響,但是短期來看,物權法的出臺不影響我們對當前投資的建議。
根據往年的歷史,兩會過后,是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的密集期,需要高度注意風險。2007年可能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稅收、信貸三個方面,其中具體政策可能有:試點開征物業稅、嚴格執行土地兩年不開發收回的規定、嚴格累進制土地增值稅、單位自建房、集資建房、嚴格 90平方米70%政策、增加政策性住宅供給、消費信貸政策、預售政策等。
《物權法》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有以下六個方面:
1、住宅70年使用權到期自動續期,提升了房屋的內在價值
70年后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我們的房子怎么辦?許多人為70年后自己住宅的命運擔心。物權法草案規定,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項規定延長了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減少了70 年后為獲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費用,提升了房屋的內在價值。從大處看有利于普通民眾的安居樂業,但同時也奠定了商品住宅價格長期上漲的基礎。
2、嚴格的土地制度預示著未來調控的方向
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耕地少,現在全國耕地保有量只有18.3億畝,人均耕地只有1.4畝,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物權法》規定:“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物權法70年使用權的規定奠定了房價長期上漲的基礎,但是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建設用地供應的緊缺,因此未來的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調控方向會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第二,調節現有土地供應結構,用盡量少的土地建更多套住房;第三,加快存量地和閑置土地的開發和利用。
3、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維護了國家的利益
《物權法》規定:嚴格限制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采取劃撥方式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土地用途的規定。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采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
該項規定,一方面有利于切實加強土地調控,制止違法違規用地行為,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同時,保證了政府獲取土地的收益,維護了國家的利益。
4、拆遷補償的規定,將可能增加開發成本,延緩房地產開發的速度
依據憲法,《物權法》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同時對征收補償的原則和內容作了規定。
關于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問題,物權法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并足額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這一規定體現了黨和國家關于征地補償安置必須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原則。關于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問題,《物權法》規定:“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考慮到各地的發展很不平衡,具體的補償標準和補償辦法,由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依照物權法草案規定的補償原則和補償內容,根據不同情況作出規定。
《物權法》對拆遷補償的規定一方面保護了擁有物權者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維護了弱勢群體的權益,另一方面,這些規定可能會增加房地產開發的成本,同時有可能延緩拆遷的進度進而影響房地產開發的速度。
5、小區公用部分的規定明晰了產權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擁有自己的房屋,而且大量集中在住宅小區內,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已經成為私人不動產物權中的重要權利。物權法草案從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出發,明確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如電梯等公用設施和綠地等公用場所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草案還對小區內的車庫、車位的歸屬,業主委員會的職能,業主和物業服務機構的關系等,作了規定。
6、物權法的出臺為物業稅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保障
物權法的出臺,明確了產權關系,為開啟物業稅征收提供了法律保障,物業稅的收取對房地產行業有以下幾點影響:1〉規范房地產市場稅收體系。房地產行業稅費比較混亂,稅費多而且雜,物業稅的出臺可以起到規范稅收體系的作用。2〉增加保有環節稅收,抑制了房地產需求。我國房地產市場目前的現狀是流通環節稅賦較多,而保有成本相對較低。增加物業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購房需求,特別是投資和投機性需求。3〉間接抑制房價和銷售速度,進而影響房地產企業利潤。4〉通過對不同物業實行差別稅率,有助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
通過稅收手段的調整,可以有效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大普通住宅、中小套型住宅的供應,通過市場化的手段達到調控的目的。